电子信息实验教学中心
1

实验中心未来3-5年改革与发展规划:

一、 进一步探索和完善“通信工程精英教育实践班”的培养模式,依托电子信息实验教学中心的设施与师资力量,实现全育人理念下的卓越人才培养[1]

未来3-5年实现再培养上百名的ICT顶尖工程师,肩负起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,为国家和社会的繁荣富强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。

二、 瞄准国家及社会发展需求,解决“卡脖子”难题,积极投入到新工科建设,提高实验教学水平

1. 重点研发远程数据采集技术和智能诊断技术的实验系统,用于《电路分析基础及实验》、《模拟电子线路及实验》、《数字逻辑电路及实验》等学生人数多、教学负担大的基础实验课,辅助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验问题,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[1]。

2. 在现有虚拟仿真实验、发展远程数据采集技术和智能诊断技术的基础上,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,利用AI技术辅助教师实时分析实验数据,从基础实验扩展到专业实验,如《嵌入式系统开发实践》、《通信专业实验》等,识别错误和异常情况,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实验指导,以促进学生对实验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掌握。通过实施远程数据采集、智能诊断和个性化辅导等策略,预期将显著提高实验教学水平[1]。

三、 继续发挥电子信息实验教学中心在学科专业竞赛培养上的优势,着力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

1. 在原有7个校企联合实验室的基础上,未来3-5年再增加2-3个校企联合实验室。通过与企业的紧密合作,整合资源用于改进实验设施和开发新的实验项目。邀请企业里的优秀技术人员作为学生的企业导师,进一步提升实验教学的质量。校企合作也将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,让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锻炼技能,积累工作经验,促进其职业发展,并为企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人才[2]。

2. 实验教学中心教师团队拥有丰富的企事业项目合作经验。在强化实验教学的基础上,项目将利用实验中心与业界的紧密联系,加强校企合作。实验中心教师的项目合作经验将直接融入实验教学,使学生能够接触并学习最新的行业技术和实际应用案例,从而丰富教学内容,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[2]。

四、 针对目前实验教学中心共享仪器数量少、共享程度低的不足,积极筹集资金提高大型仪器的数量与价值,力争3-5年内增加3台价值50万以上共享仪器,涵盖校内、校外用户[3]。

五、 加强实验室安全工作,全力保持实验教学中心迄今为止0事故、0伤亡的记录。实验室安全是科教事业不断发展、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保障。实验室一旦发生安全事故,正常教学科研秩序就会受到影响,师生生命安危就会受到威胁,严重时给个人、家庭、学校和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,一切成果都会黯然失色。电子信息实验教学中心将根据本专业实验室特点,继续做好相关规章制度的完善和实施,并将发挥本专业特长,力图开发一套能结合IoT技术做到安全监控无死角、安全信息分析智能化的安全监控系统,为广大师生在实验室安全工作保驾护航[4]。

实验中心将作为科研与产业界的桥梁,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,使科研人员能够更准确地把握行业需求,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,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,朝着国家级示范中心努力。


[1]   文件1,华师〔2021〕18 号文件 P24。

[2]   文件1,华师〔2021〕18 号文件 P26。

[3]   文件1,华师〔2021〕18 号文件 P45。

[4]   文件1,华师〔2021〕18 号文件 P50。